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Kings of Convenience - Declaration of dependence
缺一不可


回想十五二十時,我們嚷著要獨立自主。如今作為一個成年人,要承認自己喜歡依靠另一個人,大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挪威二人組合 Kings of Convenience 今兒個推出最新專輯 《Declaration of dependence》以證他們密不可分的情誼。數數手指,距離上張專輯《Riot on an Empty Street》足足五年時間,其間不時傳出他們拆夥的消息,幸好最終流言都被行動擊破。


便利王的起點

剛好步入樂隊第十個年頭,習慣慢工出細貨的Kings of Convenience至今只推出過三張唱片,已足令他們以「新Simon and Garfunkel」之美譽俘虜一眾文藝青年。同樣出生於歐洲文化之都挪威卑爾根(Bergen)的Erlend Øye和Eirik Glambek Bøe相識於微時,中學年代他們連同兩位友人開始組團Skog,並推出過一張EP。直至後來他們二人組成Kings of Convenience才為他們真正打開成功之門。

以簡樸純厚而見稱,他們的首張大碟《Quiet Is the New Loud》已為他們打響名堂,名曲〈Toxic Girl〉更被於荷里活電影的原聲大碟輯錄及電視廣告選用。能夠挑戰市場上眾多的商品式偶像和各類型的樂團,成功打造出清新雋永的路線,他們固然有獨特之處。KoC的音樂以最基本的鋼琴、結他、弦樂及極少量敲擊樂構成,屬單純直接的Folk-Pop類型,除了偶爾會加入一些Bossa Nova的元素。到了04年的專輯,他們更加廣為人知。


踏上分岔路

一直以來大家的焦點都較為放在Eirik身上,除了因為他負責較多歌唱部份之外,俊朗外表亦迷倒不少女樂迷。然而,創作意念多多而又一臉傻氣的 Erlend逐漸引起大家的注意,對DJ Mixing甚有興趣的他在03年走訪十個不同的名城與十位音樂人共同創作出十首風格迴異的電子樂曲,以個人名義生產了《Unrest》大碟,後來又推出過一張混音專輯。在舞台上邊唱邊打碟的他,與在Kings of Convenience時的書生模樣可謂大相逕庭。此外,他早年曾移居到柏林,組成樂隊The Whitest Boy Alive,剛於本年推出過第二張專輯風評不俗的《Rules》。相比起來,Eirik在音樂上自然較失色,與Skog其餘兩位舊隊友組成的Kommode遲遲未有專輯面世,一直只聞樓梯響。反而感情上大躍進,與專輯封面上的女模誕下一子,享受平穩安憩的家庭樂之中。

性格上南轅北轍,令他們成為合拍的伙伴,Eirik欣賞Erlend的無窮創意,而Erlend則喜歡拍檔的穩重踏實。專輯的名稱欲表達出他們互相的依靠,他們覺得心存信任可以除去生命中許多不必要的選擇,接受自己的各種好與壞。《Declaration of dependence》是關於當兩個生活背景不同的人,走在一起擦出無比力量的故事。當Erlend的side project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事實上此專輯於07年已經開始準備,當時他們正在墨西哥舉行音樂會,封面那張悠閒的照片正是他們忙裡偷閒的證據。鳥倦知返,現在Erlend已從柏林回歸到老家,一切回到以前的模樣。


珍而重之的回歸

新大碟的風格承接上兩張唱片,並沒有驚天地的元素加入,對於KoC的死忠歌迷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當中不乏一些典型曲式的歌曲,如開首那迴盪心靈的小品《24-25》。製作成單曲的《Mrs Cold》和《Boat Behind》同樣帶著悠閒的調子,後者的悠揚弦樂配合輕快拍子對唱,宛如假日的愉快心情。Bossa Nova式的《Rule My World》、《Peacetime Resistance》和《Freedom And Its Owner》營造出異國假期的氣氛。樂迷可能會奇怪何以13首歌當中有一首和上張專輯《Riot on an Empty Street》同名的歌曲。其實此曲早於01年已完成,但因為未合乎他們要求而暫時擱下,只曾在一本法國雜誌的免費唱片中曝光。他們同樣覺得這是一首對KoC很重要的歌曲,八年後的今天終重見天日。

兩把來自挪威的聲音以純淨的結他旋律透達無數歌迷的心靈, 越簡單真摯的音樂越能歷久常新,因此KoC的歌曲從來都很耐聽,但希望下一次不要再讓大家多等一個五年。有傳他們的巡迴演唱明年有機會在香港登陸,著實令人萬分期待。

(原文刊登於十月十一日星期日明報副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